争议解决
企业内控与反舞弊
企业合规
文娱体育
公司商事/投融资并购
财税法律
银行与金融
私募基金
知识产权
竞争法
海事海商
劳动人事
破产重组
国际仲裁
房产与建筑工程
行政/政府法律
刑事
财富管理/家事
生物医药与健康
教育
投资者保护
按年度搜索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房产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稳健资产,一直是债权人融资增信担保的首选。这种约定是否合法有效?是否被认定为流押?当债务人不还款时,债权人是否可以获得房产?
了解更多
为了债务人融资,在借款时约定将股权转让给债权人的方式,在实践中并不少见。但债务到期后,债务人如真的未能清偿借款,在法律上债权人可以直接要求成为股东吗?这种约定是否会被认定为流押条款、最终导致约定无效?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进行分析。
本文,我们想探讨另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新时期下债权人的代位权行使。
笔者以一起经办案件作为切入点,向读者揭示保密措施设置不当所造成的后果,并分享一些必要、可行的保密措施,以期给读者一定的启发。
“反向”刺破公司面纱,为债权追索增加了更多主体,而不再局限于传统刺破公司面纱规定的股东。这也给债权人在实践中面临的实际控制人运用隐蔽控制的地位,新设公司输入资产,规避债务等情形提供了应对方案。本文主要就谈一下反向刺破公司面纱的理解和适用。
商业贿赂是最常见的舞弊情形,供应商通过暗中给予企业员工财物或其他好处等方式,排斥竞争对手、争取交易机会。东窗事发后,企业致力于通过刑事手段将员工移送司法机关;但是,员工处理了,留下来的交易合同怎么办?企业如果不履行合同,是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债务人股东的出资义务并未到期,债权人可以对股东进行追索吗?本文将以《九民纪要》的观点出发,结合历年不同案例的法官说理,对于股东出资应否加速到期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债权人追索公司股东的可行性和操作方式。
新《民事证据规定》的亮点之一就是关于自认规则的修改和完善。
如何回复免租请求并审核租户们(承租人)提交的免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