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控与反舞弊
争议解决
企业合规
文娱体育
公司商事/投融资并购
坏账追偿
财税法律
银行与金融
私募基金
知识产权
竞争法
海事海商
劳动人事
破产重组
国际仲裁
房产与建筑工程
行政/政府法律
刑事
财富管理/家事
生物医药与健康
教育
按年度搜索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9年度中国企业员工舞弊犯罪司法裁判大数据报告(节选)
了解更多
本文拟从两例不规范的《悔过书》出发,为正确认识、规范应用《悔过书》提供建议和框架模板参考。
2020年6月28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提请审议。草案提及的20余个罪名中,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侵犯商业秘密罪是典型的舞弊行为对应的罪名,内控反舞弊行业的人员应对此予以重视。
在所有的职务犯罪中,职务侵占罪是最典型、案发数量最多、行为模式最具多样化的罪名,因此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职务侵占罪定性上的争议问题。
如何避免企业自查过程中的“神操作”应当是各家企业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就将为大家提供四条建议。
笔者拟介绍境外背信罪的规定,与国内法律比对,并对我国刑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本文对iTunes取证分析做一个较为完整的介绍性阐述,抛砖引玉,仅供调查工作参考使用。
近日,一则“中海地产上海公司总经理涉嫌围标拿地被查”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本文不对案情事实做评价,仅对“串通投标”行为的刑法适用和有关实务做如下分析。
谈谈对构建企业内控和反舞弊体系架构的思考,从各个维度去解读企业内控和反舞弊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