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控与反舞弊
争议解决
企业合规
文娱体育
公司商事/投融资并购
坏账追偿
财税法律
银行与金融
私募基金
知识产权
竞争法
海事海商
劳动人事
破产重组
国际仲裁
房产与建筑工程
行政/政府法律
刑事
财富管理/家事
生物医药与健康
教育
按年度搜索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前言:在上一文《从大数据视角,解析投资与破产反舞弊领域四类常见行为模式》中,我们通过对近十年涉及投资与破产舞弊案件的裁判文书的检索,并结合新闻报道、实务经验,总结了四类投资与破产反舞弊领域常见的行为模式。本文,我们针对恶意减损公司财产类行为模式展开具体分析。
了解更多
投资人看好一家企业,并以当下的投资款解决公司融资需求,换取未来的红利回报,实现双赢;企业破产则实现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保护各方权利人的权益。但,为何千挑万选、多方尽调后投资的企业,看似欣欣向荣、年年盈利,实际账面却负债累累、资不抵债?为何巨额的投资款仅在短短数月,即被使用殆尽,却毫无回报?为何被投企业已面临资金紧缺,却仍出手阔绰、大量低价转让公司财产?为何公司已濒临破产、停工停产,却仍在雇佣新人、发放高额工资薪金?投资人不翼而飞的巨额投资款究竟进到了谁的口袋,企业莫名消失的资产到底流向何方?
近期,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Association of Certified Fraud Examiners,简称“ACFE”)在其官网上公布了《2024职务舞弊报告》(原文:Occupational Fraud 2024: A Report to the Nations®)。ACFE作为全球最大的民间反职务舞弊组织,其全球会员超过9万人,本次报告搜集了来自全球138个国家和地区的1,921个真实案例,职务犯罪造成的损失超过31亿美元。该报告每两年公布一次,以其详实的内容和独到的分析为众多政府机构、企业组织及反舞弊专家对预防和应对职务舞弊提供了重要参考。
近日,上海静安公布了一起高管成立空壳公司进行舞弊犯罪的案件。
2023年7月25日,《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首次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2023年12月29日,《刑法修正案(十二)》(以下简称“《刑修(十二)》”或“《修正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并公布。《刑修(十二)》一共8个条文,修改了7个罪名,相较于《刑法修正案(十一)》涉及到40余个罪名而言,本次《修正案》涉及到的《刑法》条款并不多,从调整内容来看可分为两类:第1-3条的内容是惩治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反映国家扩大对民营企业内部舞弊行为的刑事打击范围;第4-7条则是涉及惩治行贿犯罪,体现出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打击力度。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3年6月28日发布通知,上海市2022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下称“社平工资”)为12,183元/月(增加787元/月);6月30日发布通知,上海市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至2,690元/月(增加100元/月),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至24元/小时(增加1元/小时);前述调整均自2023年7月1日起实施。
众所周知,员工舞弊存在于任何行业的不同组织内。在预防舞弊上,资金充沛的大企业可以配备充足的人员和使用多种业务管理系统来监视和管理舞弊风险(Fraud Risk Management),尤其是走在前沿的企业已经通过AI及大数据筛查等技术手段来检测员工在业务行为中的舞弊风险并取得相当的成果。
近些年随着多部新法颁布带来的监管加强,强化合规以适应法律环境变化是当务之急。另外,根据星瀚律师事务所企业内控与反舞弊法律中心每年发布的《中国企业员工舞弊犯罪司法裁判大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员工舞弊的数量和企业的平均被害金额一直在增加。因此结合遵守法律和企业正常经营这两方面来看,持续企业合规文化及合规制度建设仍然是重要课题。
与职务侵占罪相同,挪用资金罪也是最常见的一个职务犯罪,其先后的规定不仅同样能够体现我国对民营企业保护力度的变化策略,前后的改变也有很多其他的亮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罪名。因此,本篇将通过对挪用资金罪的立法沿革的追溯,梳理我国司法实践对挪用资金罪的认识是如何一步步加深、完善,以实现织密法网、更好的保护民营企业的目的。